新万博ManBetX客户端登录蔡烈超:在杭州创业9年独自轰鸣
发布时间:2023-05-26 22:02:01点击:
蔡烈超,蔡烈超设计工作室(Mario Tsai Studio)和同名品牌MARIO TSAI的主理人。工作室于2014年夏成立于杭州,以创新思维、严谨逻辑和理性输出为导向,涉及产品、策展和设计研究,包含“五金店”、“未完成”、“临时反应”等实验性项目。近年来,他担任“设计东西”和“WISE设计新锐”的策展人,为新一代年轻设计群体搭建培训系统和更大的舞台。
在新空间的展厅里,DECO提前看到了MARIO TSAI最新发布的“建筑之光”系列,包含3款灯具,作品以模块化为“底层逻辑”,从基础元件可以延展变形,纵向或横向不断叠加。
杭州城西,毗邻西溪湿地,这里是老杭城人口中的邮电厂,如今艺术、设计、餐厅、杂货铺在长满藤蔓的老厂房里苏醒生命力。自从十年前“为了爱情”来到杭州,蔡烈超的生活和事业一直扎根在这座城市。
2016年夏天,蔡烈超带着自己刚刚起步的设计事业搬进了这片创意园,7年间,工作室在园区内已经历了两次换址、规模扩张,这次是搬得第三个工作室。从120平米的办公室,更新为440平米的两栋独立小楼。
一路从园区的绿荫与红砖中走来,两边的咖啡馆和家居店弥散着文艺慢生活的调子,尽头转角处,铁灰色的建筑忽然映入视野,仿佛尚未走进,就能听到工业时代遗留的、野心勃勃的轰鸣声。
每一次搬家,都伴随着设计师同行们的灵魂拷问:“小蔡,你什么时候能搬来上海?”此地依山傍水,蔡烈超每每口口声声说自己贪恋杭州山灵水秀,但是身在山水中的他,自知与喝茶享乐无缘。杭州对他而言,是一份难得的清静之地,可以不受打扰、专心工作,他认为在有限的生命里必须要燃烧。
楼梯间保留了水泥打磨后的自然的“笔刷”肌理,与悬挂在其中的精致吊灯形成了反差冲击感。
透过工作室的大型玻璃窗,蔡烈超设计的几排“马扎灯”赫然占据了视觉中心,这是近年来蔡烈超的标志性产品系列,既有建筑体量感,又有灵活的模块化形态。
在国内,能仅仅依靠产品设计生存的设计师屈指可数,这款既有设计独创性、又被市场广泛认可的产品经历了多次迭代,并能够不断演变持续新生。
展厅区域,标志性的马扎灯1.0与蔡烈超在第三届“设计东西”创作的“糙系列”躺椅相互辉映。
原本可以躺在“马扎灯”的功劳簿上一劳永逸,但蔡烈超依然倾其所能投入新的空间,为下一个五年的事业摩拳擦掌。
“建筑之光”Pagoda系列,光源隐藏在建筑线条之下,漫射出柔和的光线。
除了研发新产品、投入设计服务,从“五金店”、“未完成”到“临时反应”等各种策展内容和设计实验,填充一切空隙时间,“从来没有想过退休这件事情,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时候,还是要去做那些事情。”他永远自己驱动自己,“当你有一个想法,而没有很快付诸于行动,这个冲动很快就会过去了。”
新工作室包括两栋灰色的独立小楼,涵盖了目前两个不同方向的事业:72栋是Mario Tsai Studio的设计办公室,主要为不同的品牌做设计策略咨询以及创新设计研究;左边的71栋,是MARIO TSAI的品牌办公室和组装车间,以自有产品线为主。
建筑空间保留了大量工业厂房原始的粗放痕迹,楼梯间毫无粉刷,甚至保留了水泥打磨后的自然的“笔刷”肌理,粗旷的风格与悬挂在其中的精致吊灯形成了反差冲击感。
尤其是72栋的展厅空间,清一色的水泥,老墙上一些修修补补的痕迹也被原样保留。他们几乎没有添加任何造型上的手笔,组装间、车间、立面货架系统、厨房、展厅、办公室,所有功能都一目了然,为了工作室未来3-5年发展规划的实际需求而服务。
二楼是设计团队办公室,的混凝土、原木色、白墙,三种色调组成了工作室极简寡淡的视觉底色。
办公家具、柜体和工作操作台,同样是用最简单易得的材质自己测量定制:铝型材、胶合板,ManBetX官方网站动手组装拼接就是一张忠实的工位或者会议桌;从二手市场回收回来的一些旧地板,经过打磨呈现出自然真实的质感,让人感觉干净舒适,同时又能放手大胆去使用。
连接71、72两栋小楼的是同事们最喜欢的院子,去年冬天蔡烈超在院子中央的空地上种上了小麦,临近春季清明时节,青绿的麦苗迎风飞长,到了夏季已经逐渐金黄新万博ManBetX客户端登录。接下来他们打算种植不同作物,能直观地感受到一年四季更替的变化。
车间里的立式货架系统,一目了然地收纳了成型的样品和产品配件,原色纸板箱层层叠加,一条条整齐上墙,形成了一种让理工生充满安全感的建筑“立面”。“每天就是爬上爬下,搬搬抬抬。”转眼蔡烈超又一个流星大步攀上了架子,他甚至有一种树栖动物般的灵敏。
从二楼办公室窗台或一楼组装间的大玻璃窗向外望去,能够清楚地看见车间里发生的一切,一环扣一环,设计和生产的链条紧密链接,让所有的工作项目在需要调整时能够快速反应,现场的设备减少了发回工厂返工的物流和时间成本。
空间原址所在的杭州老邮电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光一时无两,经历了时代的洗刷,落寞又重生,如今这个老厂房空间和陈列其中的当代设计产品互为镜像,在环境中沉淀出一种宏大的回响。
组装间新万博ManBetX客户端登录,窗边悬挂着马扎灯3.0。窗外草坪放置了蔡烈超在第二届“设计东西”参展所创作的“原始系列”
蔡烈超并没有很多人猜想的海归背景,但他的起点就是国际的。从工作室创始之初就在海外参展,向北欧家具品牌毛遂自荐,提供自己的设计服务,他的设计不曾贩卖“中国元素”,按他的话说,“不靠灵感,靠逻辑”。
从2017年到2019年先后在斯德哥尔摩设计周和巴黎Maison&Objet评为“设计新锐”,持续得到了大量曝光和合作邀请。“别人给你颁的奖其实都是阶段性的,它并不能真正代表你的设计到了什么样的水平。无论是‘新生代’还是‘中生代’,现阶段做定义可能会约束一个人成长,因为你会太把自己当回事情。”
蔡烈超对奖项和荣誉一直很清醒,他的视野也不局限于横向比较国内的同辈 ,“我觉得国内的环境局限,竞争还太小,永远就是那几个人在发声。我希望让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氛围浓烈起来,通过群体的成长让声量变大,让中国设计师更有话语权。”
竞争与互助并行。蔡烈超的理想听起来十分宏大,其实他始终通过脚踏实地的动作在推动进程。近年来,他担任策展人的“设计东西”和“WISE设计新锐”两个平台,为年轻设计群体提供展出和培训的机会,两个平台嫁接,“WISE”的第一名可以直接进入“设计东西”。
平台通过每年末尾淘汰的机制,让新人有机会到更大的舞台,成熟的设计师也有了危机感去保持创新,形成良性流动的循环系统,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给年轻设计师更多的晋升之路。
在工作室的社交媒体上,他通过书写和记录,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对新人倾囊而出,传授自己多年摸索的与国外品牌打交道的经验,“希望他们能少走一些弯路。“
谈起这些占据大量时间的“公益”项目,蔡烈超坦言:“我其实不希望被称为前辈,可能自己刚创业那个时候苦太久了,当时会想如果有人能引导一些方向和方法,可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,节约很多时间,所以现在尽可能地去能帮助一点是一点。”
展厅一侧,陈列着最新产品“Bloom”系列。这是一盏高近3米的灯具装置,比以往作品的体量增加许多,也是我们第一次在蔡烈超的作品中看到“曲面”,而非直线直角。
“花”用金属铁片向内弯曲成筒状巨型花瓣,光是所用金属片的复杂结构就令人瞠目,教人不禁去想象这盏庞然大物最终竖起时将发出何种轰响,它的光影又会如何击向的四壁。蔡烈超借助体量展现对想象的极限表达,这种体量接近天地之间的辽阔,也接近“不退休”的宣言。
看完蔡烈超工作室的新空间,你最喜欢哪一个设计细节呢?欢迎分享你的想法,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。